题林峤扇

· 王恭
出谷閒行野杖随,水南村北夕阳时。 山禽也解轻儒服,谁更中林独下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án):同“闲”,空闲。
  • :手杖,拐杖。
  • 水南村北:指水边南岸的村庄和北岸的村庄。
  • 山禽:山中的鸟类。
  • 儒服:古代儒生所穿的服装,这里指儒生的身份。
  • 中林:林中深处。
  • 独下帷:独自放下帷幕,指隐居深山,不问世事。

翻译

在山谷中悠闲地行走,野外的拐杖伴随着我,水边南岸和北岸的村庄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宁静。山中的鸟儿似乎也能理解我这身儒生的服装,但又有谁能在林中深处独自隐居,不问世事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野闲行的画面,通过“出谷閒行”和“水南村北夕阳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山禽也解轻儒服”一句,巧妙地以山禽的视角来体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谁更中林独下帷”则表达了对真正隐士生活的敬仰和自省,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