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 王恭
仙峤多灵草,纷披榖雨前。 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 林屋人稀到,山厨手自煎。 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峤(xiān qiáo):仙山,指山势高耸,景色秀丽的地方。
  • 纷披:散布,分布。
  • 榖雨(gǔ yǔ):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正是茶叶生长的好时节。
  • 蒙顶雾:指蒙顶山上的雾气,蒙顶山是中国著名的茶山之一。
  • 武夷泉:指武夷山的泉水,武夷山也是著名的茶区。
  • 林屋:指山中的小屋或隐居之地。
  • 琼玖(qióng jiǔ):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礼物。
  • 云笺(yún jiān):指书信,比喻书信如云般轻盈。

翻译

在仙山之上,生长着许多灵草,它们在榖雨节气前纷披生长。这些茶叶的颜色仿佛蒙顶山上的雾气所染,香气则如同武夷山的泉水般清新。在这人迹罕至的山林小屋中,我亲手煎煮这来自远方的春茗。心中感到愧疚,因为没有珍贵的礼物可以回报,只能通过这轻盈如云的书信来表达我的谢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春茗的清新与珍贵,通过“仙峤”、“榖雨”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山中春景图。诗中“色疑蒙顶雾,香讶武夷泉”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茶叶的色泽与香气与名山胜景相联系,增强了诗意的美感。结尾的“愧无琼玖报,徒此寄云笺”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茶的感激之情,以及因无以回报而感到的愧疚,情感真挚动人。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