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郑浮丘先辈兼简龙门漫士
阴寒变微暄,泽国东风后。嘤嘤黄鸟语,袅袅青丝柳。
沧洲二月花正开,沧洲堂上置酒杯。登堂忽见浮丘面,借门行人何处来。
去年走马朝京阙,臈月都门正飞雪。客舍偏惊白下春,归心不醉秦淮月。
闻君昔时能远游,飘如黄鹄横九州。掉头不肯缚尘绶,长啸曾乘踏海舟。
风流况是才名久,健笔雄词世希有。生事何须负郭田,丈章只在今人口。
击筑邀欢喜盍簪,青山落日孤猿吟。三更酒醒人散后,惟见月白平湖深。
此时与君情转熟,客里相看不能别。问我摧残向几秋,离心未忍从头说。
相随相送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送君别来未几日,落花春暮令人愁。
人生万事伤怀抱,那似凄凉不堪道。旧友凋零半九泉,故园索寞空秋草。
龙门高士更清真,倾盖由来不弃贫。看君共是青云客,应念悠悠失路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寄:敬赠。
- 郑浮丘:人名,诗中的收信人。
- 龙门漫士:人名,诗中的另一位朋友。
- 泽国:指水乡。
- 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轻轻摆动。
- 沧洲:水边的陆地。
- 臈月:农历十二月。
- 白下:南京的别称。
- 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
- 黄鹄:天鹅。
- 尘绶:尘世的束缚。
- 击筑: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击筑而歌。
- 盍簪:指朋友聚会。
- 平湖:平静的湖水。
- 摧残:指岁月的摧残。
- 索寞:寂寞。
- 倾盖:指初次见面。
- 青云客:有远大前程的人。
- 失路人:迷失方向的人。
翻译
敬赠给郑浮丘先生,并问候龙门漫士。
阴冷的天气转为微暖,水乡在东风之后。黄鸟嘤嘤地叫着,青柳袅袅地摇曳。
沧洲的二月花开正盛,沧洲堂上摆着酒杯。登上堂来,忽然看到浮丘的面容,借问行人从何处来。
去年骑马去京城朝见,腊月里都门正飞雪。客舍中惊见南京的春天,归心不再醉于秦淮的月光。
听说你曾经远游,像黄鹄一样横跨九州。不肯被尘世的束缚所困,长啸着乘舟踏海。
风流倜傥,才名久远,健笔雄词世间罕见。生计何须依赖城郊的田地,文章只在今人口中传颂。
击筑而歌,欢喜聚会,青山落日,孤猿吟唱。三更酒醒,人散后,只见月白照耀着深邃的湖水。
此时与你的情感更加深厚,客中相见,却难以分别。问我经历了多少秋天的摧残,心中的离愁不忍细说。
相随相送至雁峰头,云散青天,碧海流长。送你别后不久,落花春暮,令人愁思。
人生万事令人伤怀,那些凄凉的往事不堪细说。旧友凋零,多半已入九泉,故园寂寞,空留秋草。
龙门的高士更加清真,初次见面便不嫌弃贫寒。看你我都是青云之客,应念及那些迷失方向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以赠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己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黄鸟、青柳、沧洲花、秦淮月等,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友人远游的描述,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束缚的不满。结尾处,诗人以“青云客”自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