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陈八家楼

· 王恭
世上悠悠多弃贫,惟君高谊始相亲。 升沈独恨长沙别,南北谁怜失路人。 吹笛关山明月上,到楼钟鼓梦家频。 江湖风浪连城起,何处飘飘托此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升沈:指升降、沉浮,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
  • 关山:指边塞的山川,常用来象征边疆或旅途的艰辛。
  • 钟鼓:古代用来报时的乐器,这里指夜晚的钟声和鼓声。
  • 江湖:指社会,也指远离朝廷的民间。
  • 连城:指城市,这里可能指战乱或动荡的城市。

翻译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轻视贫穷,只有你始终以高尚的情谊与我亲近。我独自遗憾于人生的起伏变化,特别是在长沙分别之后,无论南北,谁又能怜悯那些迷失方向的人呢?在边塞的山川上,明月升起,吹响的笛声,以及到达楼上的钟鼓声,让我频繁地梦见家乡。社会动荡,风浪连绵,城市动荡不安,我该在何处安身立命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友人高谊的珍视。诗中,“升沈独恨长沙别”一句,既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无奈,也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后两句通过描绘边塞的明月、笛声和钟鼓,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氛围。结尾的“江湖风浪连城起,何处飘飘托此身”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动荡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