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顾惠嵓园亭宴集

泉寺清何假,湖溪乐未央。 琴箫幽洞合,花竹远亭芳。 未遇赤松子,先登绿野堂。 多君歌舞意,怀抱竟难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惠嵓:人名,即诗题中的“顾惠嵓”,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泉寺:指有泉水流经的寺庙,这里可能指嵓园亭附近的一座寺庙。
  • 湖溪:指湖泊和溪流,这里形容嵓园亭周围的自然景观。
  • 乐未央:乐未尽,形容欢乐无穷无尽。
  • 琴箫:古代的两种乐器,琴为弹拨乐器,箫为吹奏乐器。
  • 幽洞:幽深的洞穴,这里可能指嵓园亭内的一个景观。
  • 花竹:花和竹子,常用来形容园林中的植物配置。
  • 远亭:远处的亭子,这里可能指嵓园亭中的一个亭子。
  • :香气,这里指花竹散发的香气。
  • 赤松子: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可能指诗人向往的隐逸生活。
  • 绿野堂:绿色的田野中的堂屋,这里可能指嵓园亭中的一个建筑。
  • 多君:多谢你,君是对对方的尊称。
  • 歌舞意:指宴会中的歌舞表演。
  • 怀抱:胸怀,这里指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终究,表示结果。

翻译

泉寺的清幽无需多言,湖溪的乐趣无穷无尽。 琴箫的合奏在幽深的洞穴中回响,花竹的香气从远处的亭子飘来。 虽然未曾遇到传说中的赤松子,但先登上了这绿野堂。 多谢你安排的歌舞表演,让我这怀抱中的情感终究难以忘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顾惠嵓园亭宴集中的所见所感。诗中,“泉寺”与“湖溪”构建了一幅清幽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而“琴箫幽洞合,花竹远亭芳”则进一步以音乐与花香渲染了宴集的雅致氛围。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宴集主人安排歌舞的感激之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