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杜子美韵十首

何人窥石室,此地即瑶池。 乱竹惟临水,疏藤亦作篱。 湍鱼惊得饭,野鹿卧存儿。 跳入虚无去,浮名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kuī):偷看,暗中观察。
  • 瑶池 (yáo chí):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比喻极为美丽的地方。
  • 湍鱼 (tuān yú):急流中的鱼。
  • 虚无 (xū wú):空虚,不存在。

翻译

是何人在暗中观察这石室,此地宛如仙境瑶池。 竹林杂乱,唯临水而立,稀疏的藤蔓也编织成了篱笆。 急流中的鱼儿被惊起,野外的鹿儿在野外生下幼崽。 跳入这虚无之境,浮名又何足挂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过“窥石室”、“瑶池”等词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乱竹”、“疏藤”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末句“跳入虚无去,浮名不□□”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与自由的情怀。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