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春尽偶作

· 王恭
郭外空林带夕霏,海天离思远依依。 流年又逐残春去,华发空惊两鬓稀。 啼鸟落花孤梦断,白云芳草旧游非。 家园此日堪惆怅,况是天涯客未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外:城外。
  • 夕霏:傍晚的雾霭。
  • 离思:离别的思念。
  • 流年:流逝的年华。
  • 华发:花白的头发。
  • 空惊:徒然感到惊讶。
  • 两鬓稀:两边的鬓发稀疏。
  • 孤梦断:孤独的梦境中断。
  • 旧游非:旧时的游玩之地已非昔日。
  • 惆怅:伤感,失意。
  • 天涯:极远的地方。

翻译

城外的空林中,夕阳的余晖与雾霭交织,我对海天的思念遥远而缠绵。 流逝的年华又随着残春一同离去,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经花白,两鬓稀疏。 啼叫的鸟儿和落花让孤独的梦境中断,白云和芳草让我想起旧时的游玩之地,但已非昔日。 家园今日令人感到伤感,更何况我还在天涯,客居他乡,未能归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流年又逐残春去”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消逝,也隐喻了年华的老去,情感深沉。后句“华发空惊两鬓稀”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惊讶。末句“家园此日堪惆怅,况是天涯客未归”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乡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易老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