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文实方伯致仕

君不见埘下鸡,引类呼群啄且啼?稻粱已足脂渐肥,毛羽脱落充庖厨。 又不见笼中鹤,敛翼垂头困牢落?笼开一旦入层云,万里翱翔从廖廓。 人生山水须认真,胡为利禄缠其身?高车驷马尽桎梏,云台麟阁皆埃尘。 鸱夷抱恨浮江水,何似乘舟逃海滨?舜水龙山予旧宅,让公且作烟霞伯。 拂衣便拟逐公回,为予先扫峰头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埘下鸡(shí xià jī):指圈养的鸡。
  • 稻粱:指粮食。
  • 脂渐肥:指身体逐渐肥胖。
  • 毛羽脱落:指羽毛脱落,比喻失去自由。
  • 充庖厨:指被宰杀用于烹饪。
  • 笼中鹤(lóng zhōng hè):指被关在笼子里的鹤。
  • 敛翼垂头:指收起翅膀,低头,形容困顿无助。
  • 困牢落:指被困在狭小的空间。
  • 层云:指高空的云层。
  • 翱翔(áo xiáng):指自由飞翔。
  • 廖廓(liáo kuò):指广阔的天空。
  • 利禄:指功名利禄。
  • 缠其身:指束缚自己。
  • 高车驷马(gāo chē sì mǎ):指豪华的车马,比喻高官厚禄。
  • 桎梏(zhì gù):指束缚手脚的刑具,比喻束缚。
  • 云台麟阁(yún tái lín gé):指朝廷中的高官显贵。
  • 埃尘:指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鸱夷(chī yí):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他曾抱恨浮江水。
  • 舜水龙山:指作者的故乡。
  • 烟霞伯:指隐居山林的人。
  • 拂衣:指拂袖而去,表示决绝。
  • 逐公回:指追随邵文实回乡。
  • 峰头石:指山峰上的石头。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那圈养的鸡,呼朋引伴地啄食并啼叫?当它们吃饱了粮食,身体变得肥胖,羽毛脱落,最终被送进厨房宰杀。

又难道没看见那笼中的鹤,收起翅膀,低头困顿在狭小的空间?一旦笼子被打开,它便飞入高空的云层,自由地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

人生在山水间应当认真对待,为何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豪华的车马和高官显贵都不过是束缚,朝廷中的高官显贵最终也会化为尘土。

范蠡曾抱恨浮江水,何不乘舟逃到海滨?舜水龙山是我的故乡,我愿让你成为隐居山林的人。

我拂袖而去,打算追随你回乡,请你先为我扫清山峰上的石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圈养的鸡和笼中的鹤,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诗中,“埘下鸡”和“笼中鹤”分别代表了被束缚和渴望自由的两种生活状态。作者通过这两种动物的命运,暗示了人生的选择:是追求物质的满足和世俗的成功,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放弃世俗的纷扰,追随邵文实回乡隐居的决心,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王守仁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 9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