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诗炉

· 王绂
物情为炭趣为铜,始信经营意匠工。 光焰腾冲天上下,词锋淬就剑雌雄。 推敲句法从精鍊,陶冶心云入混融。 雅颂百篇存古制,定将橐籥鼓淳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煅诗炉:比喻创作诗歌的过程,如同在炉中锻造金属一般。
  • 物情:事物的情感或特性。
  • :兴趣,此处指创作诗歌的灵感或动力。
  • :比喻诗歌的素材或原料。
  • 经营:此处指精心创作。
  • 意匠工:匠心独运的工艺。
  • 光焰:比喻诗歌的光辉和影响力。
  • 腾冲:冲天而起,形容诗歌的影响力极大。
  • 词锋:比喻诗歌的言辞或表达力。
  • 淬就:通过淬火使剑更加锋利,比喻诗歌经过锤炼更加精炼。
  • 剑雌雄:比喻诗歌的雄辩和力量。
  • 推敲:反复琢磨,修改。
  • 精鍊:精炼,指诗歌的精炼程度。
  • 陶冶:比喻通过诗歌创作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心云:心中的思绪或情感。
  • 混融:融合,指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融为一体。
  • 雅颂:《诗经》中的两部分,分别代表高雅和颂扬。
  • 古制:古代的制度或风格。
  • 橐籥:古代冶炼用的风箱,比喻诗歌创作的动力和过程。
  • 鼓淳风:鼓动纯朴的风气,指诗歌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好风气。

翻译

将事物的情感和创作的兴趣比作炭和铜,开始相信创作诗歌需要匠心独运的工艺。诗歌的光辉和影响力如同冲天而起的火焰,言辞的力量经过锤炼如同锋利的剑。通过反复琢磨和修改,诗歌的精炼程度得以提升,通过诗歌创作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心中的思绪和情感融为一体。百篇诗歌保留了古代的风格,定能通过诗歌创作的动力和过程,促进社会的良好风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歌创作的过程和意义。诗人将创作诗歌比作冶炼金属,强调了匠心独运和精心创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光焰腾冲”和“词锋淬就”等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歌的光辉和力量。最后,诗人强调了诗歌对个人情感和思想的陶冶作用,以及对社会良好风气的促进作用,体现了诗歌的深远影响和价值。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