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行

· 王恭
生小事边州,罢归头尽白。玉门逻逤别来深,云鸟鱼丽旧曾历。 三尺吴钩两斛弓,絓在閒门高阁中。羽林一二少年辈,昨日封侯欺老翁。 翻思战场里,秋霜断人骨。髑髅夜夜声满天,尽是长平旧降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门:古地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 逻逤: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边疆地区。
  • 鱼丽:古代战阵名,此处指战场经历。
  • 吴钩:古代吴地所产的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
  • 两斛弓:形容弓力强大,古代一斛等于十斗,两斛即二十斗。
  • 絓在:挂着,闲置。
  • 閒门:闲置的门,指不再使用的门。
  • 高阁:高楼上的房间,通常指闲置或收藏物品的地方。
  • 羽林:古代皇家禁卫军。
  • 翻思:回想。
  • 髑髅:死人的头骨。
  • 长平: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高平市西北,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的发生地,秦军在此大败赵军,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

翻译

我年轻时曾在边疆的州县服役,如今退役归来,头发已经全白。曾在玉门和逻逤分别,那些深远的边疆之地,我曾亲历过云鸟和鱼丽的战阵。

我的三尺吴钩和两斛弓,现在都挂在了闲置的门和高阁之中。看着羽林中的一二少年,他们昨日还封侯拜将,却欺负我这个老翁。

回想起战场上的情景,秋霜凛冽,能断人骨。夜晚,髑髅的声音响彻天际,那些都是长平之战中被坑杀的旧日降卒。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位老将的回忆,展现了边疆战场的残酷和退役后的凄凉。诗中,“玉门逻逤”、“云鸟鱼丽”等词语勾勒出了边疆的辽阔与战争的激烈,而“三尺吴钩两斛弓”则象征着老将昔日的英勇。后文通过对比羽林少年的封侯与老将的被欺,以及对战场秋霜和髑髅声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老将晚年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战争与人生深刻反思的佳作。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