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黄典幕修筑堤防

· 王恭
君不见召公埭白渠,叔敖郑浑功最殊。年丰粒米多嬴馀,闽州属县沧海隅。 筑海为田农力劬,炎风赤日秋草枯。漫漫斥卤连荒芜,民饥不足供王租。 我公到来人复苏,鸠工筑防备不虞。滨涧严湖水可潴,污邪瓯窭变膏腴。 禾黍油油接桑榆,公田有谷兵有储。春风二月花满途,村北村南开酒垆。 黄堂白叟但劝娱,驯雉不惊雄哺雏。红莲宝幕瑩冰壶,玉树掩映青珊瑚。 讼庭无事鞭用蒲,功归令尹名不沽。政成秣马朝京都,便当发轫青云衢。 愿作霖雨霈九区,非但小邑蒙沾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召公埭(zhào gōng dài):古代地名,指召公治理的地方。
  • 白渠:古代水利工程名。
  • 叔敖郑浑:古代官员名,具体人物不详,此处指有功绩的官员。
  • 嬴馀(yíng yú):剩余,多余。
  • (qú):劳苦,勤劳。
  • 斥卤(chì lǔ):盐碱地。
  • 滨涧严湖:地名,指靠近山涧和湖泊的地方。
  • (zhū):积水。
  • 污邪(wū xié):指低洼不平之地。
  • 瓯窭(ōu jù):指小而高的田地。
  • 膏腴(gāo yú):肥沃的土地。
  • 黄堂:古代官府的大堂。
  • 驯雉(xùn zhì):驯服的野鸡,比喻安宁和谐。
  • 红莲宝幕:指官府的幕僚。
  • 瑩冰壶(yíng bīng hú):比喻清澈透明。
  • 鞭用蒲:用蒲草做的鞭子,比喻刑罚轻微。
  • 发轫(fā rèn):启程,出发。
  • 青云衢(qīng yún qú):比喻高官显贵之路。
  • 霖雨(lín yǔ):连绵不断的小雨。
  • 霈九区(pèi jiǔ qū):使广大地区得到滋润。

翻译

你难道没听说过召公治理的地方和白渠,叔敖和郑浑的功绩最为显著。丰收之年粮食多有剩余,闽州的属县位于沧海之滨。

将海筑成田地,农民劳作辛苦,炎热的东风和赤日使秋草枯萎。广阔的盐碱地连着荒芜之地,民众饥饿难以供应王室的租税。

我们的公到来后,人们仿佛重获新生,召集工人修筑堤防以防不测。靠近山涧和湖泊的水可以积聚,低洼不平的小高地变成了肥沃的土地。

禾黍茂盛,与桑榆相连,公田有谷物,军队有储备。春风二月,花满道路,村北村南都开了酒馆。

官府大堂中的老人只是劝人娱乐,驯服的野鸡不惊扰,雄鸟哺育幼雏。官府的幕僚如红莲般清澈,玉树掩映着青珊瑚。

讼庭无事,刑罚轻微,功劳归于令尹,名声不图虚名。政绩完成后,骑马朝京都,便应启程走向高官显贵之路。

愿作连绵小雨滋润九州,不仅使小城得到滋润。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黄典幕在闽州属县修筑堤防、改善民生的功绩。诗中通过对比修筑堤防前后的景象,展现了黄典幕的治理成效,如将盐碱地变为肥沃土地,使民众生活得到改善。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黄典幕政绩的认可和对未来更高成就的祝愿,体现了作者对贤能官员的敬仰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王恭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