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仪曹养病归东吴
杨君文如雪溪竹,清圆瘦劲无不足。
笔牵万牛又神速,顾视余子诚碌碌。
仪曹官好有拘束,神驹受控翻局促。
以兹气郁不得舒,三月卧床手扪腹。
我知君病乃非病,两度谒君呼起沐。
君言吾疾殊可怪,合眼常见吴山绿。
即日上书谢至尊,臣身颇类罝中鹿。
得报欣然心自贺,明珠出泥还故椟。
丈夫落落期千载,不必纷纷空食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圆:形容文笔清新圆润。
- 神速:形容速度极快,这里指文笔敏捷。
- 顾视:环顾四周。
- 碌碌:平庸无能。
- 神驹受控:比喻才华横溢的人受到限制。
- 局促:不自由,受限制。
- 扪腹:抚摸腹部,形容卧床不起。
- 落落:形容胸怀坦荡,不拘小节。
- 食粟:指做官,吃俸禄。
翻译
杨君的文章如同雪溪边的竹子,清新圆润,瘦劲有力,无所不备。他的笔力犹如万牛之力,又快如神速,环顾四周,其他人都显得平庸无能。仪曹的官职虽好,却有诸多束缚,就像神驹被控制,感到局促不安。因此,他气郁难舒,三个月卧床不起,只能抚摸腹部。我知道他的病并非真正的病,两次去拜访他,呼唤他起来沐浴。他说自己的病很奇怪,闭上眼就能看到吴山的绿色。于是,他立刻上书辞别皇帝,自比为被捕的鹿。得知批复后,他欣然自喜,就像明珠从泥中取出,回到了原来的匣子。大丈夫胸怀坦荡,志在千秋,不必拘泥于做官吃俸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仪曹的文才与境遇,以及他辞官归隐的决心。诗中,“清圆瘦劲”形容杨君文笔的独特风格,而“神速”则突显其才华横溢。然而,官场的束缚使他感到“局促”,长期的压抑导致他“气郁不得舒”。最终,他选择辞官,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的结尾,以“明珠出泥还故椟”比喻杨君回归本真,表达了作者对杨君选择的赞赏与支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自由与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