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遂上人归吴中

· 许棠
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 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 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 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落发:指出家剃发。
  • 王畿(jī):指京城管辖之地。
  • 承恩:蒙受恩宠。
  • 紫衣:僧道的紫色袈裟或道服,在古代常被赐予高僧大德等,表示殊荣。
  • 印心:指经印证而与佛法心印相契,也可理解为领悟佛理。
  • 受请:接受邀请,这里指受寺院邀请讲经等。
  • 讲疏:佛教徒讲经说法的文稿。
  • 泛浦:在江面上行船。
  • 龙惊锡(xī):锡,锡杖,僧人出行时所用。龙惊锡形容行船江中声势惊动江龙。
  • 禅云:带有禅意的云,喻指一种空灵清净的境界。
  • 虎绕扉(fēi):扉,门。猛虎绕着门,形容高僧所在之地有灵异祥和之感。
  • 庵树:庵,僧人居住的小寺庙。庵树指寺庙旁的树木。

翻译

你在京城出家剃度,蒙受皇恩身着紫色袈裟。心中领悟佛理却不知此番将受哪里邀请,讲经的文稿只好自己带回故乡吴中。你乘船在江面上航行,动静连江龙都为之惊动;你到达修行之所,那儿连猛虎都乖巧地在门外缭绕。想来你已经久别吴中,寺庙旁的树木恐怕都已经合围粗壮了。

赏析

这首诗是许棠送别元遂上人的作品。开篇“落发在王畿,承恩著紫衣”,讲述元遂上人在京城出家并获赐紫衣的荣耀经历,体现出其身份不凡。中间两联“印心谁受请,讲疏自携归。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进一步丰富其形象,通过“印心”表现其对佛法领悟深刻,“泛浦龙惊锡,禅云虎绕扉”极具奇幻色彩,用夸张浪漫的描写,突出元遂上人的佛法高深,连江龙、猛虎似乎都受到感化。尾联“吴中知久别,庵树想成围”,以对吴中寺庙树木成长的想象,营造出岁月悠长、久别归乡的意境,流露出对友人将归故乡的关切与感慨,从侧面烘托出元遂上人的形象以及漫长修行历程。整首诗用词精美,构思巧妙,既有对友人经历、才华的夸赞,又蕴含着对时光和心性修行的思考 。

许棠

唐宣州泾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为礼部侍郎,时士多由权要干进,湜独取棠及公乘亿、聂夷中等,皆有名当时。工诗,所作《洞庭诗》脍炙人口,时号许洞庭。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