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受谪(shòu zhé):被贬谪,即被降职或流放到边远地区。
- 延谏(yán jiàn):拖延或拒绝接受谏言。
- 直庐(zhí lú):直接的住所,指官员的官邸。
- 玉陛(yù bì):指皇宫的台阶,象征皇权。
- 仙山(xiān shān):神话中的仙境山峰,这里可能指裴拾遗被贬之地风景优美。
- 地古(dì gǔ):地势古老,历史悠久。
- 桑麻(sāng má):桑树和麻,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这里泛指农业。
- 城偏(chéng piān):城市偏僻。
- 仆御(pú yù):仆人和车马,指随从和交通工具。
- 县斋(xiàn zhāi):县官的官邸。
- 高枕(gāo zhěn):高枕无忧,形容安逸无忧。
- 犯天颜(fàn tiān yán):触怒皇帝,指因直言进谏而得罪皇帝。
翻译
因拒绝接受谏言而被贬谪,这次出行并未离开国境。 告别了皇宫的玉阶,骑马前往那风景如仙的山地。 那里的土地古老,桑麻遍地,城市虽偏僻,但仆人和马匹却很闲适。 在县官的官邸中高枕无忧地躺着,梦中仍感到触怒了皇帝的威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裴拾遗因直言进谏而被贬的情景,通过对被贬之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裴拾遗遭遇的同情与理解。诗中“直庐辞玉陛,上马向仙山”一句,既表达了裴拾遗离开皇宫的无奈,也暗示了他即将前往的地方风景宜人。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地古与城偏,桑麻广与仆御闲,描绘了被贬之地的宁静与裴拾遗内心的不安。最后一句“犹梦犯天颜”深刻揭示了裴拾遗内心的忧虑与恐惧,即使身处偏远,仍担心自己的直言会再次触怒皇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忠言逆耳、直言被贬的悲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