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塞(xī sài):西边的要塞。
- 貔貅(pí xiū):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常用来比喻勇猛的军队或勇士。
- 鸳鹭:比喻朝中的官员。
- 红茵:红色的地毯。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和盛肉的器具,这里指宴席。
- 翠幕:绿色的帷幕。
- 管弦:指音乐。
- 团扇:圆形的扇子。
- 舞容:舞蹈的姿态。
- 薄衫:轻薄的衣衫。
- 鲁儒:指鲁国的儒生,这里泛指读书人。
- 欢娱:欢乐娱乐。
翻译
在西边的要塞,没有尘嚣,宴席上玉器琳琅满目,勇猛的将士和朝中的官员们庄严地坐在一起。红色的地毯映照在水边,宴席上摆满了美酒佳肴,绿色的帷幕下,音乐悠扬。清晨,歌者的姿态在团扇的静谧中显现,春天,舞者的身影在轻薄的衣衫中显得格外美丽。即使鲁国的儒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出现,也无法比拟此刻的欢乐和青春的活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邵州宴会的盛况,通过“西塞无尘”、“玉筵”、“貔貅鸳鹭”等词语,展现了宴会的庄严与豪华。诗中“红茵照水”、“翠幕当云”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场景,而“歌态晓临”、“舞容春映”则细腻地刻画了歌舞的美妙。结尾的“鲁儒纵使他时有,不似欢娱及少年”表达了对青春和欢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青春的赞美。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
杨巨源的其他作品
- 《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 —— [ 唐 ] 杨巨源
- 《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 —— [ 唐 ] 杨巨源
- 《 赠崔驸马 》 —— [ 唐 ] 杨巨源
- 《 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 》 —— [ 唐 ] 杨巨源
- 《 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 》 —— [ 唐 ] 杨巨源
- 《 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 》 —— [ 唐 ] 杨巨源
- 《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 》 —— [ 唐 ] 杨巨源
- 《 句 》 —— [ 唐 ] 杨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