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

忧思繁未整,良辰会无由。 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 蓬阆绝华耀,况乃处穷愁。 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 开琴弄清弦,窥月俯澄流。 冉冉鸿雁度,萧萧帷箔秋。 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 髣髴蒙颜色,崇兰隐芳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引领:抬头期盼。
  • 星纪:星象记录,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蓬阆:指荒凉的地方。
  • 帷箔:帘子。
  • 怅怀:忧愁地怀念。
  • 缅慕:遥远的思念。
  • 髣髴:仿佛。
  • 崇兰:高贵的兰花。

翻译

忧虑的心思纷乱未整理,美好的时光聚会无从谈起。 抬头期盼着佳音的到来,星象记录显示时间已多次循环。 荒凉之地已无繁华光耀,更何况身处困苦忧愁之中。 落叶寒冷地堆积在台阶旁,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悠长。 打开琴开始弹奏清脆的弦音,俯视月亮映照在清澈的水流上。 雁群缓缓飞过,秋风中帘子轻轻摇曳。 忧愁地怀念石门的诗句,遥远的思念着碧鸡的游历。 仿佛蒙上了色彩,高贵的兰花在芳洲上隐约可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思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引领迟佳音”、“星纪屡以周”等句,展现了诗人对消息的渴望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环境描写如“坠叶寒拥砌”、“灯火夜悠悠”增强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结尾的“怅怀石门咏”、“缅慕碧鸡游”以及“髣髴蒙颜色,崇兰隐芳洲”则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