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武相公春晓闻莺

语恨飞迟天欲明,殷勤似诉有馀情。 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语恨:指莺鸟的叫声中似乎带有怨恨。
  • 飞迟:飞得慢,这里指莺鸟飞翔的动作缓慢。
  • 殷勤:热情周到,这里形容莺鸟的叫声亲切而频繁。
  • 似诉:好像在诉说。
  • 有馀情:有更多的情感。
  • 仁风:和煦的风,比喻仁政或良好的风气。
  • 芳菲节:指春天花开时节。
  • 花溪:花丛中的小溪。

翻译

莺鸟在天将亮时,带着怨恨的叫声飞得缓慢, 它的叫声亲切而频繁,似乎在诉说着更多的情感。 和煦的风已经吹到了花开时节, 它仍然在花丛中的小溪旁鸣叫几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黎明时分,莺鸟的叫声和飞翔的情景。诗中,“语恨飞迟天欲明”一句,既表达了莺鸟似乎带有怨恨的叫声,又描绘了它飞翔的缓慢,营造出一种幽怨而又宁静的氛围。“殷勤似诉有馀情”则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莺鸟以人的情感,使其叫声显得亲切而充满情感。后两句“仁风已及芳菲节,犹向花溪鸣几声”则通过描绘和煦的风和花开的时节,以及莺鸟在花溪旁的鸣叫,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