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

· 无可
四海无拘系,行心兴自浓。 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 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 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拘系(jū xì):束缚,限制。
  • 行心:行走的意愿或心情。
  • 三事衲(sān shì nà):指僧人的三件法衣,即袈裟。
  • (qióng):一种竹子,这里指用筇竹制成的手杖。
  • 当晴影:在晴朗的日子里的影子。
  • 过雪踪:雪后的足迹。

翻译

四海之内无拘无束,行走的心愿愈发浓烈。 一生穿着三件法衣,万里独行只携一枝竹杖。 夜晚身影随着晴天减少,春去雪融踪迹消逝。 向着白云深处前行,不知将在哪座山峰落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自由自在的游历生活。诗中,“四海无拘系”展现了僧人不受世俗束缚的豁达心境,“行心兴自浓”则表达了他对行走的渴望和热情。通过“百年三事衲,万里一枝筇”的对比,突出了僧人简朴而坚定的修行生活。后两句“夜减当晴影,春消过雪踪”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行踪的隐秘。结尾的“白云深处去,知宿在何峰”则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体现了僧人随遇而安、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无可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