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姚谏议宅会送元绪上人归南山

· 无可
禅客诗家见,凝寒忽告还。 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 盘径缘高雪,闲房在半山。 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客:修禅之人,指元绪上人。
  • 凝寒:严寒。
  • 分题:指诗人聚会,分找题目以赋诗。
  • 回谏笔:指姚谏议用笔回谏,此处理解为姚谏议在诗会上的作品。
  • 留偈:留下偈语,偈是佛教中的颂诗。
  • 商关:指商山,即诗中的“南山”。
  • 盘径:曲折的小路。
  • 闲房:安静的房间,指元绪上人的居所。
  • 麋鹿性:比喻隐逸山林的性情。

翻译

在诗人的聚会上见到修禅的元绪上人,他在严寒中忽然告辞要返回南山。我们分题作诗,姚谏议也挥笔回谏,上人则留下他的偈语在商山关隘。他沿着高高的雪路盘旋而上,他的居所安静地坐落在半山腰。我深知自己有着隐逸山林的性情,也渴望离开这纷扰的人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元绪上人在姚谏议宅中的聚会场景,以及元绪上人归山的情景。诗中通过“凝寒忽告还”表达了元绪上人归山的急切,而“分题回谏笔,留偈在商关”则展现了诗会的热闹与文化的交流。后两句“自知麋鹿性,亦欲离人间”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远离尘嚣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尘世的超脱。

无可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