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胡处士

· 曹松
年光离岳色,带疾卧南原。 白日与无事,俗人嗔闭门。 樵鱼临片水,野鹿入荒园。 莫问荣华事,清霜点发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年光:岁月。
  • 岳色:山色。
  • 带疾:患病。
  • 南原:南面的平原。
  • 白日:白天。
  • 俗人:普通人,这里指邻居或外人。
  • :生气。
  • 闭门:关门,这里指隐居不问世事。
  • 樵鱼:打柴和捕鱼,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 片水:小片水域。
  • 野鹿:野生的鹿。
  • 荒园:荒废的园子。
  • 荣华:富贵繁华。
  • 清霜:清晨的霜。
  • 发根:头发的根部,这里指头发开始变白。

翻译

岁月流逝,山色依旧,我带着疾病躺在南面的平原上。 白天无所事事,普通人因为我闭门不出而生气。 我过着打柴捕鱼的简朴生活,在一片小水域旁,野鹿自由地出入荒废的园子。 不要问我富贵繁华的事,清晨的霜已经点染了我的发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年光离岳色”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隐士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带疾卧南原”则进一步以身体的疾病来象征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中间两句通过对“白日与无事”和“俗人嗔闭门”的对比,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不问世事的态度。后两句则通过“樵鱼临片水,野鹿入荒园”的田园景象,进一步以自然之景来衬托隐士的清静无为。结尾的“莫问荣华事,清霜点发根”则是对隐士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最好诠释,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

曹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