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水求珠

· 项斯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 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 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 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 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魄:灵魂,指珍珠的灵性。
  • 浊流:浑浊的水流,比喻世俗的污浊。
  • 圆月:满月,象征完美和珍贵。
  • 沧波:大海的波涛,这里指深海。
  • 龙窟:传说中龙居住的地方,比喻深海。
  • 蚌津:蚌居住的水域,比喻产珠的地方。
  • 的不负:必定不会辜负。

翻译

珍珠的灵性自在沉浮,自古以来任由浊流冲刷。 它愿意从深海中被发现,不愿在黑暗中默默无闻。 满月时分最值得珍惜,深海之路是可以探寻的。 沙滩上寻找龙居住的遥远洞穴,泥泞中探访蚌居住的幽深水域。 是珍宝终究会显露出它的贵重,只有恩赐才能回报这份珍贵。 如果能被公正地掌握,必定不会辜负那明亮的眼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珍珠的比喻,表达了对于真正价值的追求和珍视。诗中,“浊水求珠”象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真正的价值和美好。珍珠虽在浊流中沉浮,但它的价值不会被埋没,最终会在适当的时机显现出来。诗中还强调了探寻和珍惜的重要性,以及珍宝应有的公正待遇。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坚定追求和珍视。

项斯

项斯

唐台州临海人,字子迁。工诗。其诗清妙奇绝,为张籍所知赏。敬宗宝历至文宗开成之际,声价藉甚。斯性疏旷,初筑庐于杭州径山朝阳峰前,交结净者,如此三十余年。武宗会昌三年,以诗卷谒杨敬之,敬之赠诗云:“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诗闻于长安,次年,斯擢进士第,命为润州丹徒县尉,卒于任所。有集。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