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角簟

· 曹松
角簟工夫已到头,夏来全占满床秋。 若言保惜归华屋,秪合封题寄列侯。 学卷晓冰长怕绽,解铺寒水不教流。 蒲桃锦是潇湘底,曾得王孙价倍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角簟(diàn):一种用白牛角制成的席子,夏季用来铺床,凉爽宜人。
  • 角簟工夫:制作白角簟的工艺。
  • 满床秋:形容白角簟凉爽如秋。
  • 保惜:珍爱保护。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秪合(zhī hé):只应,只适合。
  • 封题:封装并题字。
  • 列侯:古代的一种爵位,这里泛指贵族。
  • 学卷:指书卷,这里比喻白角簟的纹理。
  • 晓冰:清晨的冰,比喻白角簟的清凉。
  • (zhàn):裂开,这里指冰裂。
  • 解铺:铺开。
  • 寒水:冷的水,比喻白角簟的凉感。
  • 不教流:不让水流动,比喻白角簟的吸汗性能。
  • 蒲桃锦:一种织有葡萄图案的锦缎。
  • 潇湘底:潇湘之地,指湖南一带,这里指蒲桃锦的产地。
  • 王孙:贵族子弟。
  • 价倍酬:价值倍增的回报。

翻译

白角簟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极致,夏天铺在床上,仿佛占据了整个秋天的凉爽。如果说要珍爱保护它,那它只应该被封装好,题字赠送给贵族。它的纹理如同书卷,清晨的冰都害怕裂开,铺展开来,冷如寒水却不让它流动,体现了它的吸汗性能。蒲桃锦产自潇湘之地,曾得到贵族子弟价值倍增的回报。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白角簟的精美与凉爽,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白角簟的清凉比作秋天的气息,其珍贵程度足以赠送给贵族。诗中“学卷晓冰”与“解铺寒水”等句,巧妙地描绘了白角簟的质地与功能,展现了其高贵的品质。结尾提到蒲桃锦,不仅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也暗示了白角簟同样具有高价值与地位。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