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翰林

· 曹松
李白虽然成异物,逸名犹与万方传。 昔朝曾侍玄宗侧,大夜应归贺监边。 山木易高迷故垄,国风长在见遗篇。 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异物:指已故的人。
  • 逸名:超凡脱俗的名声。
  • 万方:四面八方,泛指天下。
  • 玄宗:唐玄宗,李隆基。
  • 大夜:长夜,指死亡。
  • 贺监: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秘书监。
  • 故垄:指坟墓。
  • 国风:指《诗经》中的国风,这里泛指诗歌。
  • 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
  • 投金渚: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
  • 春杨柳: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
  • 系酒船:指停泊的酒船,比喻诗人不再有。

翻译

李白虽然已经离世,但他超凡的名声仍然传遍天下。 曾经他在唐玄宗的身边侍奉,如今长眠在贺知章的旁边。 山木高耸,容易让人迷失在故人的坟墓旁, 国风长存,我们仍能见到他遗留下来的诗篇。 在投金渚畔,春天的杨柳依依, 从此以后,还有谁会将酒船系在这里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深切怀念和崇高评价。诗中,“异物”、“逸名”等词语凸显了李白虽逝,但其名声依旧响彻云霄。通过“玄宗侧”、“贺监边”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李白生前与死后的不同境遇,同时也体现了对其诗歌成就的肯定。结尾的“投金渚畔春杨柳,自此何人系酒船”则寓含了对李白逝去后无人能继其风流的哀思,以及对其诗歌传承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李白及其诗歌遗产的深情致敬。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