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
君不见道傍树有寄生枝,青青郁郁同荣衰。无情之物尚如此,为人不及还堪悲。
父归坟兮未朝夕,已分黄金争田宅。高堂老母头似霜,心作数支泪常滴。
我闻忽如负芒刺,不独为君空叹息。古人尺布犹可缝,浔阳义犬令人忆。
寄言世上为人子,孝义团圆莫如此。若如此,不遄死兮更何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生枝:指依附于其他树木生长的枝条。
- 郁郁: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堪悲:值得悲伤。
- 未朝夕:形容时间短暂,不久。
- 分黄金:指分配遗产。
- 争田宅:争夺土地和房屋。
- 头似霜:形容头发白如霜,指年老。
- 负芒刺:比喻心中有刺,感到不安或痛苦。
- 浔阳义犬:指浔阳(今江西九江)的一只忠犬,因主人去世而守墓不走,后被用来比喻忠诚。
- 不遄死:不快死,指不早死。
- 更何俟:还要等待什么。
翻译
你看那路旁的树上,有寄生的枝条,青青郁郁,与主树一同荣衰。无情的植物尚且如此,人若不如它们,岂不更令人悲哀?父亲刚入土不久,兄弟们便为争夺遗产而争吵。家中老母头发已白如霜,心中痛苦,泪水常流。我听闻此事,心中如负芒刺,不仅为你叹息。古人曾说,即使是尺布也能缝补,浔阳的忠犬令人怀念。我告诉你,世上为人子女者,应以孝义为重,不应如此争斗。若真如此,不如早死,还等什么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无情之物的自然现象与人间的不孝行为,深刻批判了人性的贪婪与冷漠。诗中,“寄生枝”与“同荣衰”的意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依存,而人间的争斗则显得格外刺眼。诗人以“负芒刺”形容自己的心痛,表达了对不孝行为的强烈反感。结尾的“不遄死兮更何俟”更是以激愤之词,呼吁人们应当珍惜亲情,坚守孝道。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对传统孝道的一种强烈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