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 寒山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 永言欲攀之,莫晓石桥路。 缘此生悲叹,幸居将已慕。 今日观镜中,飒飒鬓垂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 琪树:传说中的仙树,象征着珍奇和长寿。
  • 永言:长久地,永远地。
  • :攀登,这里指想要接近或欣赏。
  • 石桥路:山路,可能指崎岖不平的石头小径。
  • 缘此:因此,由于这个原因。
  • 生悲叹:产生悲伤的情绪。
  • 幸居:庆幸居住的地方,此处暗指自己的居所。
  • 将已慕:即将离开,但仍怀有向往之情。
  • 飒飒:形容风声,也形容头发飘落的样子。
  • :鬓角,头发。
  • 垂素:形容白发下垂。

翻译

我听说了天台山,那里生长着神奇的琪树。 长久以来我渴望去攀爬,却不清楚那石桥小路的艰险。 因此,我心中充满了哀叹,虽然我住在这里已经很满足。 今天照镜子,看见自己两鬓斑白,如秋风中的落叶般飘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天台山神秘仙境的向往,以及对自己岁月流逝的感慨。他虽未能亲身攀登山上的琪树,但心中对其充满敬畏与渴望,这引发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淡淡哀愁。通过“飒飒鬓垂素”,诗人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青春不再的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

寒山

寒山

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