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花咽娇莺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形状像竖琴。
  • 花咽娇莺:形容莺鸟的叫声婉转动听,如同被花儿所阻,咽咽作声。
  • 玉漱泉:比喻清澈的泉水声,这里用来形容音乐的清脆悦耳。
  • 名高:名声显赫。
  • 御筵:皇帝的宴席。
  • 汉王:指汉朝的皇帝。
  • 新声:新的音乐作品或曲调。
  • 坠九天:形容音乐美妙,仿佛从天而降。

翻译

娇莺的歌声被花儿所阻,咽咽作声,如同玉漱的泉水般清脆悦耳,李凭的名声显赫,多半是因为在皇帝的宴席上表演。汉朝的皇帝想要增添人间的乐趣,于是派遣新的音乐作品,美妙得仿佛从九天之上坠落下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场景,通过“花咽娇莺玉漱泉”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音乐的婉转与清脆。诗中“名高半在御筵前”一句,既显示了李凭的高超技艺,也暗示了其在皇室中的地位。最后两句“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李凭音乐的非凡魅力,仿佛是天上的仙乐降临人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