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风亭夜宴妓有醉殴者

吴国初成阵,王家欲解围。 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光风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当时的一个宴会场所。
  • 醉殴:醉酒打斗。
  • 吴国:指春秋时期的吴国,此处可能比喻宴会中的某个团体或势力。
  • 初成阵:刚刚形成对峙或争执的局面。
  • 王家:可能指宴会中的另一方,或泛指有权势的人家。
  • 欲解围:想要平息争执或冲突。
  • 拂巾:挥动巾帕,可能是一种挑衅或激动的动作。
  • 双雉叫:雉,即野鸡。这里形容巾帕挥动时声音尖锐,如同野鸡的叫声。
  • 飘瓦:瓦片被抛掷或掉落,形容打斗激烈。
  • 两鸳飞:鸳,即鸳鸯,常比喻夫妻或情侣。这里形容瓦片飞舞的样子,同时也可能暗喻情侣间的争执。

翻译

在光风亭的夜晚宴会上,有人因醉酒而打斗。 吴国的势力刚刚形成对峙,王家的人想要平息这场冲突。 挥动巾帕,发出尖锐的声响,就像两只野鸡在叫; 瓦片被抛掷,四处飞舞,犹如两对鸳鸯在空中翻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宴会上因醉酒而起的打斗场面。温庭筠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语言,将混乱的场景形象化。诗中“拂巾双雉叫,飘瓦两鸳飞”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打斗的激烈,又隐喻了情侣间的争执,增添了诗意的深度。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宴会上的突发事件,展现了温庭筠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艺术再现能力。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