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卫公诗二首

蒿棘深春卫国门,九年于此盗乾坤。 两行密疏倾天下,一夜阴谋达至尊。 肉视具僚忘匕箸,气吞同列削寒温。 当时谁是承恩者,肯有馀波达鬼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蒿棘(hāo jí):指野草和荆棘,比喻混乱或艰难的环境。
  • 盗乾坤:指篡夺国家政权。
  • 密疏:指秘密的奏疏,即密报。
  • 倾天下:指影响或震动整个国家。
  • 阴谋:暗中策划的计谋。
  • 至尊:指皇帝,古代对皇帝的尊称。
  • 肉视:比喻轻视或不重视。
  • 具僚:指身边的官员。
  • 匕箸(bǐ zhù):指餐具,比喻日常事务。
  • 气吞:形容气势盛大,能够吞没或压制他人。
  • 同列:指同级别的官员。
  • 削寒温:指改变或影响他人的态度和情感。
  • 承恩者:指得到皇帝恩宠的人。
  • 馀波:指事件的余波或影响。
  • 鬼村:指荒凉或被人遗忘的地方。

翻译

在卫国门前的野草荆棘丛生的春天,九年间这里发生了篡夺国家政权的事件。 两份秘密的奏疏震动天下,一夜之间阴谋直达皇帝。 轻视身边的官员,连日常事务都忘记了,气势盛大到能够压制同级别的官员,改变他们的态度。 当时谁是得到皇帝恩宠的人呢?是否还有余波能传到那被遗忘的荒凉之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权力的无情。通过“蒿棘深春”和“盗乾坤”等意象,温庭筠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诗中的“密疏倾天下”和“一夜阴谋达至尊”揭示了权谋的迅速和深远影响。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肉视具僚”与“气吞同列”,以及“承恩者”与“鬼村”的余波,深刻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冷漠与遗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