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堂
高堂郁峨峨,云是仁者居。
谅由心德全,所以恒晏如。
堂上何所有,左右图与书。
堂背何所有,谖草被阶除。
道傍种丹杏,奚啻百千株。
承平日遑暇,来登俱文儒。
讲道合众方,立言扬令誉。
乃知安于仁,旨哉宣圣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郁峨峨:形容高大雄伟的样子。
- 谅由:确实因为。
- 心德:内心的品德。
- 晏如:平静安详的样子。
- 谖草:即萱草,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忘忧。
- 阶除:台阶。
- 奚啻:何止,不仅仅。
- 遑暇:闲暇,空闲。
- 文儒:文人学者。
- 立言:发表言论,著书立说。
- 令誉:美好的声誉。
- 宣圣谟:宣扬圣人的教诲。
翻译
高大的堂屋郁郁葱葱,云雾缭绕,据说是仁者的居所。确实因为内心的品德完美,所以总是显得平静安详。堂内有什么呢?左右都是书籍和图画。堂后有什么呢?萱草覆盖了台阶。在道路旁种满了红色的杏树,何止千百株。在和平的日子里,有空闲时,文人学者们都会来此登堂。他们讲授道义,汇聚众人的智慧,发表言论,弘扬美好的声誉。由此可知,安居于仁德之中,真是美妙啊,这正是宣扬圣人的教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仁者居所,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仁者内心的平静与高尚。诗中“高堂郁峨峨”和“谖草被阶除”等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烘托出仁者的超然境界。后文通过描述文人学者在此讲学立言的场景,强调了仁德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安仁”的理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仁德之美的赞颂和对圣人教诲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