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黎定宇姻家昆季招饮两夕归即参横赋此奉谢时余有卜居西湖之约故并及之

· 张萱
白鹤峰头紫气屯,德星惊报聚荀门。 论心喜对东床玉,倾酿还同北海尊。 夜永街筹催短檠,春和池草茁芳荪。 相过百遍君休厌,我欲朱陈共结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鹤峰:山名,在今广东省惠州市,苏轼曾谪居于此。
  • 紫气屯:紫气聚集,古人认为紫气是吉祥的征兆。
  • 德星:古代星象学中的吉星,象征贤人。
  • 荀门:指荀氏家族,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这里比喻高贵的家族。
  • 东床玉:指女婿,源自东晋王羲之东床坦腹的故事。
  • 北海尊:指酒器,北海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尊是酒器。
  • 街筹:指更筹,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
  • 短檠:短灯,指简陋的灯具。
  • 池草茁芳荪:池边的草长得茂盛,芳荪是一种香草。
  • 朱陈:古代传说中的两个和睦的村庄,比喻和睦的邻里关系。

翻译

在白鹤峰头,紫气聚集,预示着吉祥,德星的报告让我惊喜地发现,荀氏这样的名门望族聚集在一起。我们高兴地谈论心事,面对着东床的女婿,如同玉一般珍贵,共同举杯畅饮,就像在仙境北海中举杯一样。夜深了,街上的更筹催促着短灯,春天和煦,池边的草长得茂盛,散发着芳香。我频繁地拜访你,希望你不要厌烦,我想要和朱陈这样的和睦村庄一起结成邻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与姻亲共聚的欢乐场景,通过紫气、德星等意象表达了对吉祥和贤人的赞美。诗中“东床玉”和“北海尊”运用典故,增添了文化底蕴。结尾表达了与和睦邻里共处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