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病困六旬开岁病目半月宝安卜筑又复愆期尹用平邓玄度诸君子数以书来念我深矣不能裁谢赋此代书时目眚未瘳令门士捉笔忧生戚戚情见乎词

· 张萱
久拟菟裘卜乐郊,迟回何事辍于茅。 笼中未畜三年艾,肘后空传五日胶。 老马嘶群惟恋栈,拙鸠将妇未居巢。 罗浮春色知疏漏,谁向江头问柳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菟裘(tù qiú):古代传说中的仙草,比喻隐居之地。
  • 卜乐郊:选择快乐的隐居之地。
  • 迟回:犹豫不决。
  • 辍于茅:停止在茅草屋中,指未能实现隐居。
  • 三年艾:指三年的准备。
  • 五日胶:指短暂的补救措施。
  • 拙鸠:笨拙的鸽子。
  • 将妇:带着妻子。
  • 居巢:筑巢居住。
  • 罗浮春色:指罗浮山的春天景色。
  • 疏漏:遗漏,未能完全实现。

翻译

长久以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隐居的乐土,但为何总是犹豫不决,未能实现隐居的梦想。在笼中还未准备好三年的药材,手上也只有短暂的补救措施。我这匹老马虽然嘶鸣,但只是因为留恋马厩,笨拙的鸽子带着妻子,却还未筑巢安居。罗浮山的春色虽美,却知道我有所疏漏,不知有谁会来江边询问柳树的梢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诗中,“菟裘卜乐郊”与“辍于茅”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三年艾”与“五日胶”的比喻,诗人自嘲准备不足与补救的无力。末句以罗浮春色与柳梢的询问,含蓄地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