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柏山

柴门日日倚云开,风落霜榕点径苔。 山带寒烟含雨过,畦连秋水挟鸥来。 谈玄正讶杨雄阁,觅句须怜子建才。 花下久悬高士榻,遥听车马到蒿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柴门:用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
  • 霜榕:经霜的榕树。
  • :田地里用土埂分隔成的小区。
  • 谈玄:谈论玄学,指深奥的学问。
  • 杨雄阁:指杨雄的居所,杨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
  • 觅句:寻找诗句,指作诗。
  • 子建才:指曹植的才华,曹植字子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 高士榻:指高士的床榻,高士指有高尚品德或卓越才华的人。
  • 蒿莱:杂草,这里指荒芜之地。

翻译

每日倚靠着云雾缭绕的柴门,风中的霜花落在榕树上,点缀着小径上的苔藓。 山峦被寒烟笼罩,仿佛含着雨水飘过,田间的小水沟里,秋水带着鸥鸟一同到来。 谈论深奥的学问,正惊讶于杨雄阁中的智慧,寻找诗句时,必须珍惜子建那样的才华。 花下久久悬挂着高士的床榻,远远地听着车马声来到这荒芜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居图景,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中“柴门日日倚云开”等句,以云雾、霜榕、寒烟、秋水等自然元素,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意境。后句提及杨雄阁和子建才,表达了诗人对学问和诗歌创作的敬仰与追求。结尾的“高士榻”和“车马到蒿莱”则隐喻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张子翼

张子翼,字汝临,号事轩。琼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亚魁。授武昌县教谕,升广西陆川知县。在任五年,祀名宦。归田后闭门课子,与海瑞、王弘诲诗简往来,传为韵事。有《事轩摘稿》。《海南丛书》第五册有传。张子翼诗,以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书局印行之《海南丛书》第五册《张事轩摘稿》为底本,校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所录张子翼诗。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