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谢玄晖鼓吹曲分题赋诗送萧伯龄赴春官江南佳丽地

· 梁兰
大明丽中土,南京□王城。 允矣天命符,实从王迹兴。 明堂当中开,四夷日来庭。 宵衣亟平治,临轩策材能。 眷言竭臣忠,千载扬芳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明:指明朝。
  • :美丽。
  • 中土:中原地区,指中国。
  • 南京:明朝的都城。
  • 王城:指都城。
  • 允矣:确实。
  • 天命:天意,指帝王的命令或统治的合法性。
  • :象征,证明。
  • 王迹:帝王的足迹,指帝王的功业。
  •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地方。
  • 四夷:指四方边远地区的民族。
  • 来庭:来到朝廷,表示朝贡或访问。
  • 宵衣:指帝王早起处理政务。
  • :急切。
  • 平治:治理国家。
  • 临轩:帝王在殿前的高台上。
  • 策材能:选拔人才。
  • 眷言:深切地期望。
  • 臣忠:臣子的忠诚。
  • 千载:千年。
  • 扬芳声:留下美好的名声。

翻译

明朝的都城美丽地坐落在中原,南京是王者的都城。确实,这是天意的象征,帝王的功业因此而兴起。明堂中央敞开,四方边远地区的民族纷纷来到朝廷。帝王早起急切地治理国家,站在殿前的高台上选拔人才。深切地期望臣子们能尽忠职守,千年之后留下美好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明朝的都城南京,以及帝王的英明统治和选拔人才的决心。诗中“大明丽中土,南京□王城”描绘了明朝都城的壮丽景象,而“允矣天命符,实从王迹兴”则强调了帝王的合法性和功业的伟大。后文通过“明堂当中开,四夷日来庭”展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四方的朝贡,而“宵衣亟平治,临轩策材能”则体现了帝王的勤政和对人才的重视。最后,诗人期望臣子们能够忠诚于国家,留下千古美名。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表达了对明朝的赞美和对忠诚臣子的期望。

梁兰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师陈一德。工诗,但才调不如师。间居不仕,自号畦乐。有《畦乐诗集》。 ► 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