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夏五月六日过访邓玄度如水居偕陈仪翔留酌用玄度韵赋谢
何来褦襶下车逢,不用金盘浸白龙。
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
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
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褦襶(nài dài):古代指不晓事的人,这里指不速之客。
- 下车逢:指刚下车就遇到。
- 金盘浸白龙:比喻用珍贵的器皿盛放冰块以消暑。
- 热客:指热衷于社交的人。
- 火云:形容夏日炎热的云彩。
- 敲灯:指夜晚敲打灯盏,使灯光更亮。
- 窥檐月:从屋檐下窥视月亮。
- 报晓:指清晨的钟声。
- 苍生:指百姓。
- 高枕:比喻无忧无虑。
- 岩居:指隐居山林。
- 碧山重:形容山峦重叠。
翻译
在戊午年夏天的五月六日,我偶然拜访了邓玄度的水边居所,与陈仪翔一同留下饮酒,我用玄度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谢意。
我这个不速之客刚到就遇到了他们,不需要用金盘盛放冰块来消暑。 在那些热衷于社交的人群中,我能保持冷静的目光,看着门外炎热的云彩变幻出奇异的峰峦。 夜晚敲打灯盏,灯光照亮了从屋檐下窥视的月亮,清晨的钟声突然响起,惊醒了我。 听说百姓们都在询问如何能无忧无虑,我隐居在山林中,不希望被重重的山峦所打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一次偶然访友经历,通过对比“热客”与“冷眼”,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火云门外幻奇峰”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景象,又隐喻了世事变幻莫测。结尾的“岩居休遣碧山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不愿被世俗所扰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脱。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侯令博罗获上信下两年如一日矣公门桃李药笼参苓四境无弃物者独知之契物外之交惟萱一人实徼福焉一旦惠赐表庐曰圣世人龙何物老圃能无愧色而侯过情之誉有加无已复不惜彩毫更题啸傲烟霞一榜永光衡泌且贶以珠玉不一而足谓为老圃真面目以传老圃之神岂抱瓮荷锄者亦有葑菲可采乎九顿拜嘉即悬于百尺楼头喜而欲狂步侯来韵勉短赋谢珠玉在前不辞形秽 》 —— [ 明 ] 张萱
- 《 十禽言 》 —— [ 明 ] 张萱
- 《 寄怀江藩学宪黄贞父 》 —— [ 明 ] 张萱
- 《 陈仪翔哀词四章 》 —— [ 明 ] 张萱
- 《 读王伯度孝廉方内外言赋此以赠其归 》 —— [ 明 ] 张萱
- 《 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 其六 》 —— [ 明 ] 张萱
- 《 李伯开侍其尊公玉华山人过集小园以诗见贻用来韵 》 —— [ 明 ] 张萱
- 《 移花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