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夏五月六日过访邓玄度如水居偕陈仪翔留酌用玄度韵赋谢

· 张萱
何来褦襶下车逢,不用金盘浸白龙。 热客丛中容冷眼,火云门外幻奇峰。 敲灯半落窥檐月,报晓惊闻隔水钟。 见说苍生问高枕,岩居休遣碧山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午: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褦襶(nài dài):古代指不晓事的人,这里指不速之客。
  • 下车逢:指刚下车就遇到。
  • 金盘浸白龙:比喻用珍贵的器皿盛放冰块以消暑。
  • 热客:指热衷于社交的人。
  • 火云:形容夏日炎热的云彩。
  • 敲灯:指夜晚敲打灯盏,使灯光更亮。
  • 窥檐月:从屋檐下窥视月亮。
  • 报晓:指清晨的钟声。
  • 苍生:指百姓。
  • 高枕:比喻无忧无虑。
  • 岩居:指隐居山林。
  • 碧山重:形容山峦重叠。

翻译

在戊午年夏天的五月六日,我偶然拜访了邓玄度的水边居所,与陈仪翔一同留下饮酒,我用玄度的韵脚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谢意。

我这个不速之客刚到就遇到了他们,不需要用金盘盛放冰块来消暑。 在那些热衷于社交的人群中,我能保持冷静的目光,看着门外炎热的云彩变幻出奇异的峰峦。 夜晚敲打灯盏,灯光照亮了从屋檐下窥视的月亮,清晨的钟声突然响起,惊醒了我。 听说百姓们都在询问如何能无忧无虑,我隐居在山林中,不希望被重重的山峦所打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的一次偶然访友经历,通过对比“热客”与“冷眼”,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火云门外幻奇峰”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炎热的景象,又隐喻了世事变幻莫测。结尾的“岩居休遣碧山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向往隐居生活,不愿被世俗所扰的心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超脱。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