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谢王虞石直指四章

· 张萱
东来烽火近何如,藿食先忧廿载馀。 见说拊髀频授钺,凭公造膝更牵裾。 救焚谁是焦头客,竭泽应怜赭尾鱼。 愿得还朝复南顾,福星长耀斗牛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谢:拜访并表示感谢。
  • 王虞石直指: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官员或文人。
  • 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火光信号,这里指战乱。
  • 藿食:吃豆叶,比喻生活简朴。
  • 廿载:二十年的意思。
  • 拊髀:拍大腿,表示激动或赞赏。
  • 授钺:授予兵权,指任命为将领。
  • 造膝:膝行而前,表示恭敬。
  • 牵裾:拉着衣襟,表示依恋或挽留。
  • 救焚:救火,比喻解救危难。
  • 焦头客:指在火灾中烧伤头部的人,比喻在危难中受伤的人。
  • 竭泽:排干池水,比喻过度消耗资源。
  • 赭尾鱼:指在干涸的池塘中挣扎的鱼,比喻处境艰难的人。
  • 还朝:回到朝廷。
  • 南顾:向南看,可能指回到南方或关注南方事务。
  • 斗牛墟:星宿名,这里可能指南方地区。

翻译

东方的战乱情况近来如何,我这个简朴生活的人已经担忧了二十多年。听说您频频激动地授予兵权,依靠您恭敬地商讨国事并挽留您。在危难中谁能像救火那样解救我们,过度消耗资源后应该怜悯那些处境艰难的人。希望您能回到朝廷并关注南方,愿您的福星永远照耀着南方地区。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王虞石直指的敬仰和期待,同时反映了作者对战乱和民生艰难的深切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烽火”、“藿食”、“拊髀”、“授钺”等,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敏锐洞察。通过对比“焦头客”与“赭尾鱼”的境遇,强调了在危难时刻需要有能力的领导者来解救民生。最后,作者表达了对王虞石直指回归朝廷并关注南方的殷切希望,体现了对其政治才能和人格魅力的充分认可。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

张萱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