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如太史既寄声于李子木侍御见索拙刻诸书复以书价附郡理吴公祖见贶不敢拜领即缄拙刻诸书致之并书价完璧赋此驰谢

· 张萱
山斗雄名悬日月,思玄情物见灵襟。 玉堂永夜青藜火,红药芳春白雪音。 下笔已闻破万卷,购书常不惜兼金。 当年我亦紫薇客,鸡树因君复梦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斗: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人们所尊重敬仰的人。
  • 思玄:指深思远虑,追求深奥的道理。
  • 灵襟:指胸怀,心智。
  • 玉堂:古代指翰林院,也泛指高官显贵。
  • 青藜火:指读书时的灯光,比喻勤奋学习。
  • 红药:即芍药,这里指美好的春光。
  • 白雪音:指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下笔:指写作。
  • 破万卷:形容读书多,学识广博。
  • 兼金:指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也泛指多量的金银钱帛。
  • 紫薇客:指在朝廷中任职的官员。
  • 鸡树:指中书省或中书舍人的官署,也指宰相官署。

翻译

山斗般的雄名高悬日月,深思玄理之情见于胸怀。 玉堂中永夜燃着青藜火,红药盛开春日传来白雪般高雅的音韵。 下笔已闻破万卷书,购书常不惜重金。 当年我也是紫薇客,因你而再次梦寻鸡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珍视。诗中,“山斗”、“思玄”等词展现了作者对高深学问的向往和追求,“玉堂”、“青藜火”则描绘了勤奋学习的场景。后两句通过“破万卷”、“兼金”等词,强调了作者对书籍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结尾的“紫薇客”、“鸡树”则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友情的无限珍视。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