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卯夏四月奉怀荆璞翁公祖

·
长悬梁月忆攀辕,知己千秋独感恩。 日对岘碑空堕泪,时过弘谒更销魂。 衮衣章甫思无斁,子弟田畴咏不諠。 为讯东山高枕处,追锋何日驾朱幡。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梁月:指梁上的月光,这里比喻美好的时光。
  • 攀辕:古代官员离任时,百姓挽留的一种方式,即攀住车辕不让离去。
  • 岘碑:岘山上的碑,这里指代历史遗迹或纪念物。
  • 弘谒:宏大的谒见,这里可能指重要的会见或访问。
  • 衮衣章甫:衮衣是古代帝王或高级官员的礼服,章甫是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高官显贵。
  • (yì):厌倦。
  • 田畴:田地,这里指田园生活。
  • (xuān):喧哗,这里指不安静。
  • 东山:山名,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地方。
  • 追锋:追逐锋芒,指追求高官显贵的生活。
  • 朱幡:红色的旗帜,这里指高官的仪仗。

翻译

长久地怀念着那梁上的月光,回忆起攀住车辕不愿您离去的情景,千秋万代中,唯有对知己的感激之情不变。 每当面对岘山上的石碑,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每当经过宏大的谒见之地,更是让人心魂俱碎。 穿着衮衣戴着章甫,对这种生活已感到厌倦,而田园生活的宁静咏唱却永不喧哗。 想知道您在东山高枕无忧的地方,何时才能驾着朱幡的仪仗,追逐锋芒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知己的深情怀念和对高官显贵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梁月”、“攀辕”等意象,勾画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而“岘碑”、“弘谒”则映射出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官生涯的厌倦,以及对知己未来归期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真挚的内心世界。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