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遥方伯赴粤西重过小园投诗见别未及留酌赋此呈谢

· 张萱
春江春霁净春晖,孑孑干旄问乐饥。 十日平原空有约,一尊浊酒未同挥。 西籓帝简新薇省,东土人瞻旧衮衣。 遥望苍梧云气满,可能肤寸到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孑孑干旄:形容旗帜鲜明,队伍整齐。孑孑(jié jié),单独的样子;干旄(gān 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乐饥:指因快乐而忘记饥饿,这里指欢聚。
  • 平原: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贵族,以好客著称,这里借指好客的主人。
  • 西籓:西边的藩篱,这里指边疆。
  • 薇省:古代官署名,这里指朝廷。
  • 衮衣:古代帝王或贵族的礼服,这里指尊贵的官员。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这里泛指遥远的南方。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一肤等于四寸,这里形容距离很近。
  • 柴扉: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指贫寒的家门。

翻译

春江春日晴朗,春光灿烂,队伍旗帜鲜明,前来询问是否欢聚。 虽然有十日平原君般的好客之约,但一杯浊酒未能共同举杯。 西边的边疆,皇帝新任命了朝廷官员,东土人民仰望着旧时的尊贵官员。 遥望南方的苍梧,云气缭绕,不知那云气是否能触及我简陋的家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象,通过“春江春霁净春晖”展现了春日的明媚。诗中“孑孑干旄问乐饥”一句,既描绘了队伍的壮观,又隐含了欢聚的期待。后文通过“十日平原空有约”和“一尊浊酒未同挥”表达了未能与友人共饮的遗憾。诗的结尾“遥望苍梧云气满,可能肤寸到柴扉”则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