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畹

折得蟾宫第一枝,清香犹自记当时。 春深剑叶迎风舞,日暖灵根耐雨滋。 却忆琼英怀旧赏,还期玉朵灿新诗。 丽人衔命将西去,沙畹宜通太液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沙畹(shā wǎn):指沙漠中的弯曲地带,这里可能指沙漠中的某处美景。
  • 蟾宫(chán gōng):传说中月宫的别称,这里比喻高洁之地。
  • 剑叶:形容植物叶片挺拔如剑。
  • 灵根:指植物的根部,这里带有神秘、灵性的意味。
  • 琼英: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玉朵:比喻美丽的花朵。
  • 丽人:美丽的女子。
  •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翻译

摘取了月宫中最美的花朵,那清香依旧让我记得当时的情景。 春深时节,剑一般的叶片在风中舞动,阳光下,灵性的根部耐受着雨水的滋润。 回忆起那美玉般的花朵,怀念过去的欣赏,还期待着新诗中灿烂的玉朵。 美丽的女子受命即将西行,沙畹之地应当与太液池相通。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月宫花朵的清香和春日植物的生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蟾宫第一枝”和“玉朵灿新诗”等词句,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结尾提到“丽人”将西去,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能够延续的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