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公历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年表查询。
- 冬十一月:农历十一月,通常是冬季。
- 韩宗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止园:韩宗伯的园子名。
- 大放:盛开。
- 招饮:邀请饮酒。
- 赋谢:作诗表达感谢。
- 日涉:日常涉足。
- 山桃溪李:泛指山中的桃树和李树。
- 岂知音:怎能成为知音。
- 雪蒂:雪中的花蒂。
- 曾团蜡:像蜡一样凝固。
- 应悔:应该后悔。
- 霜髯:霜打的胡须,比喻老态。
- 撚金:用金线装饰。
- 浮动暗香:飘散的淡淡香气。
- 晴留疏影:晴天留下的稀疏影子。
- 横参:横斜的参星。
- 广陵水部:指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水部官员,这里可能指某位已故的官员。
- 悲飘落:悲伤于其逝去。
- 巢许幽盟:指隐居的朋友之间的约定。
- 共寻:共同寻找。
翻译
日常涉足的名园中,玉一般的一片梅花林,山中的桃树和李树怎能成为知音。却嫌弃雪中的花蒂曾像蜡一样凝固,应该后悔霜打的胡须也用金线装饰。飘散的淡淡香气迎接清晨的月光,晴天留下的稀疏影子伴随着横斜的参星。广陵的水部官员悲伤于其逝去,隐居的朋友之间的约定已经共同寻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冬日园中梅花的盛景,通过对比山桃溪李与梅花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偏爱。诗中“雪蒂曾团蜡”与“霜髯亦撚金”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高贵。后两句则通过暗香、疏影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张萱的其他作品
- 《 甲寅春兴十章 》 —— [ 明 ] 张萱
- 《 八月十四夜社集闻警 》 —— [ 明 ] 张萱
- 《 甲子秋日入邓玄度镜园得诗十章次杜少陵过何氏山林韵乙丑春正月重入镜园复次少陵重过何氏山林二十韵得诗五章 》 —— [ 明 ] 张萱
- 《 陆令公再过小园时余他出不及扫径开尊赋此申谢 》 —— [ 明 ] 张萱
- 《 河源陈明府以便面诗见贻赋此奉答 》 —— [ 明 ] 张萱
- 《 写梅花赠萧山令沈孟威时孟威以内召至 》 —— [ 明 ] 张萱
- 《 归兴诗 其十三 》 —— [ 明 ] 张萱
- 《 辛未岁除冯无文客止园贻诗馈食余分杖头钱馈之用来韵对使赋答 》 —— [ 明 ] 张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