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集生太史以诸将诗五章见贻次来韵赋答

· 张萱
南风不竞腥云涨,北斗常殷赤羽驰。 症结隔垣窥赵虢,揲荒瓜幕问轩岐。 须知剺面攒刀日,却是磨牙反噬时。 自信傍观能审局,邢苗分邑莫教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风不竞:比喻力量不足,条件不利。
  • 腥云涨:形容战乱中血腥气息浓厚。
  • 北斗常殷:北斗星常常显得非常明亮。
  • 赤羽驰:红色的羽毛快速移动,比喻战事频繁。
  • 症结隔垣窥赵虢:比喻问题难以解决,只能从旁观察。
  • 揲荒瓜幕问轩岐:揲(shé),整理;荒瓜幕,指荒凉的田野;轩岐,古代两位名医,比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 剺面攒刀日:剺(lí),割;攒(cuán),聚集;形容战乱中人们面容憔悴,刀光剑影。
  • 磨牙反噬时:比喻内部矛盾激化,互相攻击。
  • 傍观:旁观。
  • 审局:审时度势。
  • 邢苗分邑:邢、苗,古代地名;分邑,分割领地,比喻政治上的分裂。

翻译

南风无力,血腥气息弥漫,北斗星却异常明亮,战事频繁。 问题难以解决,只能从旁观察,整理荒凉的田野,寻求解决之道。 在战乱中,人们面容憔悴,刀光剑影,此时内部矛盾激化,互相攻击。 自信旁观者能审时度势,政治上的分裂不应拖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混乱与不安,通过“南风不竞”、“腥云涨”等意象,传达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苦难。诗中“症结隔垣窥赵虢”、“揲荒瓜幕问轩岐”等句,表达了面对困境的无奈与寻求解决之道的决心。最后,诗人以旁观者的角度,强调审时度势的重要性,暗示政治上的分裂应及时解决,以避免更大的灾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