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元夕目眚未间时有庾岭警报

· 张萱
银河五夜驾星桥,莲焰兰膏玉漏遥。 摄目篝灯呼小妇,闭门留月度良宵。 儿童喜报紫姑至,衰病□怜綵笔骄。 为问昆崙关外戍,捷书何事尚寥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 目眚(shěng):眼睛的疾病。
  • 未间:未痊愈。
  • 庾岭:地名,此处指边境地区。
  • 警报:战争或紧急情况的通知。
  • 银河:天文学上的银河系,此处比喻夜空。
  • 五夜:指连续五个夜晚。
  • 星桥:比喻银河,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
  • 莲焰兰膏:指元宵节的花灯和香烛。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
  • 摄目:集中视线,努力看。
  • 篝灯:悬挂的灯笼。
  • 小妇:年轻的妻子。
  • 闭门留月:关门在家,与家人共度时光。
  • 紫姑:传说中的女神,此处可能指元宵节的某种活动或习俗。
  • 綵笔:五彩的笔,此处可能指儿童的绘画或书写。
  • 昆崙关:地名,边境的关隘。
  • 捷书:胜利的消息。
  • 寥寥:稀少,不多。

翻译

在壬申年的元宵节,我的眼疾还未痊愈,此时边境庾岭传来了警报。连续五个夜晚,银河像一座星桥横跨天际,元宵节的花灯和香烛在远处闪烁,时间在玉漏中悄然流逝。我努力集中视线,点亮篝灯,呼唤年轻的妻子,我们关门在家,共度这美好的夜晚。孩子们欢喜地报告紫姑女神的到来,而我这个病弱的人则怜爱地看着他们用五彩的笔骄傲地绘画。我问起昆崙关外的戍守情况,为何胜利的消息还是那么稀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的夜晚,诗人因眼疾在家,与家人共度佳节。诗中通过银河、星桥、花灯等意象,营造出节日的温馨氛围。同时,诗人的忧国之情也隐含其中,通过询问边境战事,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诗人的情感复杂而深沉,既有家庭的温暖,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