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孟端枯木竹石用韵

· 张萱
亭亭老干伴新筠,铁屈槎枒石抱根。 但得岁寒长晤对,何须春色到柴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挺拔直立的样子。
  • 新筠:新长出的竹子。
  • 铁屈槎枒:形容树枝弯曲如铁,槎枒(chá yā)指树枝的分叉。
  • 岁寒:指严冬,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 晤对:面对面地相遇或交谈。
  • 柴门:用树枝编成的门,常指简陋的门户。

翻译

挺拔的老树与新生的竹子相伴,树枝如铁般弯曲,石头紧紧抱住树根。只要能在严冬中长久地相望,又何必期待春色来到这简陋的门前。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树、新竹、弯曲的树枝和紧抱树根的石头,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的赞美。诗中“岁寒长晤对”一句,寓意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末句“何须春色到柴门”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安宁,不依赖外在的繁华与春光,体现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怀。

张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