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学士子回乡

· 曹义
为省严亲上帝州,到来几度忆东瓯。 趍庭已遂斑衣乐,在客宁忘慈母忧。 晓日都门辞故旧,西风通潞棹归舟。 悬知此去多清思,驿路黄花总是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ǐng):探望,问候。
  • 严亲:指父亲。
  • 帝州:指京城。
  • 东瓯:地名,指杨学士的故乡。
  • 趍庭 (qū tíng):指回家。
  • 斑衣:指孝顺父母的衣服,比喻孝顺。
  • 都门:京城的城门。
  • 通潞:地名,指通州和潞州,这里指水路。
  • (zhào):划船的桨,这里指船。
  • 悬知:预知,料想。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黄花:菊花,常用来象征秋天。

翻译

为了探望尊敬的父亲,我来到了京城,多次思念起东瓯的故乡。 回家已经实现了穿着斑衣的孝顺之乐,但作为旅客,怎能忘记母亲的忧虑。 在清晨的都门告别了故友,沿着西风,乘船从通潞归乡。 预料到此去将会多有清思,驿路上的菊花,处处都是秋天的气息。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归乡的喜悦和期待。诗中,“为省严亲”和“趍庭已遂斑衣乐”体现了诗人对父亲的孝顺和对家庭的眷恋;“在客宁忘慈母忧”则展现了诗人对母亲的牵挂。末句“悬知此去多清思,驿路黄花总是秋”以景结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期待和对家乡秋色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曹义

明应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礼部主事,累迁南京吏部尚书。正统末,京师告急,奉命守崇文门。天顺初辞官归。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