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斗草篇

· 吴兆
乐游苑内花初开,结绮楼前春早来。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闲想玉闺间,罗衣正试单。 芳飙入户吹帷动,巧鸟当窗搅梦残。因娇丽日长安道,相戏相耍斗芳草。 芳草匝初齐,茸茸没马蹄。芳草远如暮,望望迷人步。 将绿将黄不辨名,和烟和雾那知数。凤凰台上旧时基,燕雀湖边当日路。 结伴踏春春可怜,花气衣香浑作烟。谁分迟迟独落后,谁能采采不争前。 袅袅桑间路,佳期何暇顾。悠悠淮水湄,远道不遑思。 空生谢客西堂梦,徒怨湘娥南浦离。未鸣鹈筜先愁歇,乍啭仓庚正及时。 正及时,先愁歇。密取畏人窥,疾行防藓滑。入深翠湿衣,缘高香袭袜。 搴若将何为?束刍欲待谁?茜红犹胜颊,荑白却惭肌。 薜荔裁衣安可被,菖蒲结带岂堪垂。盈匊盈襜罗众芳,蛾飞蝶绕满衣裳。 兰皋藉作争衡地,蕙畹翻为角敌场。分行花队逐,对垒叶旗张。 花花非一色,叶叶两相当。君有麻与枲,妾有葛与藟。 君有萧与艾,妾有兰与芷。君有合欢枝,妾有相思子。 君有拔心生,妾有断肠死。嬴归若个中,输落阿谁里。 相向无言转自愁,芳坰过客忽疑秋。别本辞柯何倚托,倾青委绿满郊丘。 虽残已受妍心惜,纵贱曾经纤手摘。芍药多情且自留,蘼芜有恨从教掷。 人生宠爱几能终,人心安得采时同。萦愁结念寻归径,接佩连裾趁晚风。 情知朽腐随泥滓,会化流萤入幕中。
拼音

所属合集

#南京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斗草:一种游戏。
  • 结绮楼:南朝陈后主所建的楼阁。
  • 萋萋:形容草茂盛的样子。
  • (zā):环绕。
  • 凤凰台:在南京。
  • 鹈筜(tí dāng)。
  • 茜红:大红色。
  • (tí):茅草的嫩芽。
  • 薜荔(bì lì)。
  • 菖蒲(chāng pú)。
  • 蕙畹(huì wǎn):种植香草的园圃。
  • 麻与枲(xǐ):指麻类植物。
  • 葛与藟(lěi):葛藤类植物。
  • 萧与艾:指两种不同的草。
  • 兰与芷:都是香草。
  • 合欢枝:象征男女欢好的植物。
  • 相思子: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相思。

翻译

乐游苑内花儿刚刚开放,结绮楼前春天早早到来。春天的色彩染遍山峦也染遍水流,春光含着柳色又含着梅花。此时芳草茂盛地生长,秦淮的女子多有闲思。闲思在闺房之中,罗衣正试着单穿。芬芳的风吹进屋子吹动帷帐,灵巧的鸟在窗边搅碎好梦。因为娇美在阳光灿烂的长安道上,相互嬉戏玩耍斗起芳草。芳草四周刚长齐,浓密得没过马蹄。芳草远远看去如同暮色,望过去让人迷醉脚步。将绿将黄难以分辨名字,和着烟雾不知其数量。凤凰台上是旧日的基址,燕雀湖边是当日的道路。结伴踏春春天惹人怜爱,花的香气和衣服的香气混在一起如同烟雾。谁分清谁慢慢吞吞独自落后,谁能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袅袅的桑间小路,美好的时光哪有空闲顾及。悠悠的淮水岸边,遥远的路途无暇思考。徒然生出谢客在西堂的梦境,白白埋怨湘娥在南浦的离别。还未鸣叫鹈筜先忧愁停歇,刚巧黄莺婉转正赶上时候。正赶上时候,先忧愁停歇。秘密采摘怕被人偷看,快步行走防止苔藓滑倒。进入深深的翠色打湿衣服,因为太高香气侵袭袜子。采下的草用来做什么呢?捆扎起来要送给谁呢?大红色还胜过脸颊,茅草的嫩芽却白白惭愧肌肤。薜荔做衣服怎能被披上,菖蒲系腰带岂能垂挂。满满的捧着抱着众多的芳草,飞蛾飞舞蝴蝶围绕满衣裳。兰皋当作竞争的地方,蕙畹变成争斗的场地。分成行列花队相逐,对着阵营叶旗张开。花并非单一颜色,叶子两两相对相当。你有麻类和其他,我有葛藤和藟草。你有萧草和艾草,我有兰花和白芷。你有合欢树枝,我有相思子。你有挺拔生长的,我有断肠死去的。谁赢归谁那里,谁输落在谁那里。相对无言转而自己发愁,芬芳的郊外过客突然好似秋天。离开原来的枝柯依靠什么,倾倒下的青草绿叶布满郊野山丘。虽然残败已经被爱美之心怜惜,纵然低贱曾经被纤细的手摘下。芍药多情暂且自己留下,蘼芜有恨任其抛掷。人生得到的宠爱怎能一直到最后,人的心思怎能和采摘时相同。萦绕愁苦结念寻找归去的路径,连接玉佩长裙趁着傍晚的风。心里知道会腐朽随泥滓,将会化作流萤飞进帐幕。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里秦淮女子斗草场景以及她们丰富情感和细腻心思的长诗。诗中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如“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对斗草场景的描写细腻入微,“结伴踏春春可怜,花气衣香浑作烟”等句表现出女子们在斗草时的欢快氛围和迷人姿态。同时,通过女子们在斗草时的言辞和情感,如“君有麻与枲,妾有葛与藟”等,反映出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全诗情景交融,画面感极强,既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也透露出女子们的闲愁与情思。

吴兆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非熊。初喜为传奇曲。万历中游南京,与郑应尼作《白练裙》杂剧,讥嘲马湘兰。己而悔之,致力于诗,与曹学佺等结社,游武夷、匡庐、九华诸山,辑《金陵社集诗》。后出游广东,客死新会。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