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圆音和尚惠顾香草庄三日连宵同谦长侄作诗志喜

· 何绛
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 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 拈提忘后夜,听纳在虚襟。 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锡:拄着锡杖,指僧人出行。
  • 岖嵚(qū qīn):形容山路险峻。
  • 拈提:指佛教中的拈花微笑,比喻禅宗的教义。
  • 虚襟:虚心,指心胸开阔,不存成见。
  • 非器:不成材,无用之人。
  • 皇皇:形容心情急迫。

翻译

不辞辛劳千里迢迢,拄着锡杖下到险峻的山路。 古佛实在难以遇见,在这偏僻的乡村却意外地找到了。 谈论禅理忘记了夜深,倾听与接纳都在开阔的心胸中。 深深感到自己不成材,急切地寻找着我的内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丹霞圆音和尚不远千里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修行未成的自省。诗中,“不辞千里远,杖锡下岖嵚”描绘了和尚不畏艰难的来访,体现了其深厚的修行与对佛法的执着。后句“古佛诚难遇,穷乡枉见寻”则表达了在偏远之地能遇到高僧的意外与喜悦。最后两句“深自惭非器,皇皇觅我心”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修行不足的自责,以及对内心深处真理的急切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对高僧的敬仰。

何绛

何绛,与陈恭尹同渡铜鼓洋,访遗臣于海外。又闻桂王在滇,复与恭尹北上,西济湘沅,不得进,乃东游长江,北过黄河,入太行。尝历游江浙及燕、齐、鲁、赵、魏、秦、楚间,终无所就。晚年归乡,隐迹北田。与其兄衡及陈恭尹、陶璜、梁梿合称“北田五子”。著有《不去庐集》。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一三有传。何绛诗,以中山大学图书馆藏旧钞本《不去庐集》为底本,参校民国汪兆镛钞本(简称汪本)及一九七三年何耀光何氏至乐楼影印汪氏微尚斋钞本(简称何本)。 ► 5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