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烹鸡有作

避地岂真隐,谋生未有方。 晨烟熟鸡黍,墟里澹柴桑。 雨过豆花赤,风高柿叶黄。 邻家不相识,何处觅壶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避地:躲避世俗之地。
  • 谋生: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 晨烟:早晨的炊烟。
  • 熟鸡黍:煮熟的鸡肉和黍米,指简单的农家饭菜。
  • 墟里:村落。
  • :平静,宁静。
  • 柴桑:地名,这里指代乡村。
  • 豆花:豆类植物的花。
  • :寻找。
  • 壶觞:酒器,借指酒。

翻译

躲避世俗之地,并非真正的隐居,寻求生活的方法尚未明确。 早晨的炊烟中,煮熟了鸡肉和黍米,村落里宁静如乡村。 雨过后,豆花显得更加鲜红,风大时,柿子叶变得金黄。 邻里之间互不相识,又该去哪里寻找酒来消愁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避世隐居者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诗中,“避地岂真隐”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疑,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通过“晨烟熟鸡黍,墟里澹柴桑”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但“邻家不相识,何处觅壶觞”则透露出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复杂情感。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