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 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 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 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丫下:指山脚下。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葛疆:人名,可能为当时的朋友或同道。
  • 南山:指终南山,古代常用来指代隐居之地。
  • 芋栗:指山中的野生食物,如芋头和栗子。
  • 东郭:东边的城郭,此处指东边的郊外。
  • 茅堂: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常用来指代隐士的居所。
  • 萸酒:用茱萸泡制的酒,重阳节时常饮用的酒。
  • 菊花:重阳节的象征性花卉。
  • 野人:指隐居山野的人,这里诗人自指。

翻译

在山脚下寻找陶渊明的足迹,篱笆边询问葛疆的消息。 南山之中有足够的野生食物,东郊的茅草屋就是我们的聚集地。 每年重阳节都要喝萸酒,菊花年年盛开,散发着芬芳。 即使白发苍苍,我仍会醉舞,请不要嘲笑我这野人的狂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前与友人在东郊茅堂共饮的情景,通过对陶渊明和葛疆的提及,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南山足芋栗”和“东郭此茅堂”展现了简朴自然的隐居生活,而“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则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传统的延续。结尾的“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则体现了诗人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隐逸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