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上赠吕侠士

南游不得意,来问鲁朱家。 生涩青楼妓,凋零白鼻騧。 防胡过雁塞,校猎度龙沙。 剩有缦缨带,时时拂剑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泗上:地名,在今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
  • 吕侠士: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相识的侠义之士。
  • 鲁朱家:指鲁国的朱家,朱家是汉代著名的侠客,这里借指吕侠士。
  • 生涩:形容技艺或表演不熟练。
  • 青楼妓:指妓女,青楼是古代妓院的别称。
  • 白鼻騧:一种马,这里可能指马的毛色,也可能比喻吕侠士的坐骑。
  • 防胡:指防御北方的胡人。
  • 雁塞:指边塞,因雁常飞越边塞而得名。
  • 校猎: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打猎活动,这里可能指吕侠士的军事行动或武艺展示。
  • 龙沙:指边疆的沙漠地带。
  • 缦缨带:指剑上的装饰带,缦缨是古代剑柄上的丝带。
  • 剑花:剑舞时剑尖划出的花纹,也比喻剑术高超。

翻译

我南游至此,心中不得意,特来询问鲁国的朱家(指吕侠士)。 那些技艺生涩的青楼女子,和凋零的白鼻马,都显得有些凄凉。 为了防御胡人,你穿越雁塞,进行校猎,度过了龙沙。 只剩下这缦缨带,时常拂去剑上的花纹,显得格外珍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南游至泗上,与吕侠士相遇的情景。诗中通过对青楼妓和白鼻马的描写,反映了吕侠士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则通过“防胡过雁塞,校猎度龙沙”展现了吕侠士的英勇与担当。最后,诗人以“缦缨带”拂剑花的细节,表达了对吕侠士侠义精神的赞赏与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侠义精神的向往与颂扬。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