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旅庵居士诗述怀
少壮喜求友,湖海多所遇。
暮年恋空谷,鹿豕相群聚。
虽与鹿豕群,中情良疾固。
诚感心有应,朋来惬私慕。
壬午九师归,乙酉顶伭附。
丙戍恽入华,避乱幸流寓。
数子惠嘉言,如渴得甘露。
所恨聚不常,时节因缘误。
何期戊子春,更听潮音句。
拜手读数回,此意向谁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暮年:晚年。
- 鹿豕: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
- 疾固:内心的固执。
- 壬午:指特定的年份,壬午年。
- 乙酉:另一特定的年份,乙酉年。
- 顶伭:顶礼膜拜,表示极大的尊敬。
- 丙戍:又一年份,丙戍年。
- 恽入华:恽寿平,清代画家,入华可能指其艺术成就。
- 流寓:流亡寄居。
- 嘉言:美好的言语。
- 时节因缘误:时机和缘分的不巧。
- 戊子:另一特定的年份,戊子年。
- 潮音:潮水的声音,这里可能指诗中的意境或某种启示。
翻译
年轻时喜欢结交朋友,江湖和山海之间遇到了许多人。到了晚年,我留恋于空旷的山谷,与鹿和猪为伴。虽然与这些山野动物为伍,但我内心的固执依然存在。真诚的感受得到了回应,朋友们的到来满足了我私下的仰慕。壬午年九位师长归来,乙酉年我顶礼膜拜。丙戍年恽寿平的艺术成就进入华章,我因避乱而流亡寄居。这些朋友们赐予了我美好的言语,如同渴望时得到了甘露。遗憾的是,我们相聚的时间并不长久,时机和缘分总是不巧。没想到在戊子年的春天,我又听到了潮水的声音,这些诗句让我拜读数遍,这种心情又该向谁诉说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江湖交友与晚年隐居山谷的生活,展现了对友情的深切怀念。诗人的内心虽然固执,但对朋友的到来仍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诗中提到的各个年份和历史人物,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最后,诗人对未能常聚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深刻理解。
何南凤
何南凤,字道见。兴宁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举人。性最颖异,十五食饩,即落发逃禅,父心吾明经苦留之,乃还俗,领举人。会试燕京,遇黄山普门禅师,谈论相契,遂决意出家。游齐鲁吴越山水,访朱蓼水相国于聊城,访支宁瑕、周开鸿、任采石诸子于嘉善,禅盟诗社,遍相印證,远近皈依者甚众,号牧原和尚。尝居平远文殊、龙川石岭、罗浮祥云、萧岩同峰,及闽之汀杭诸刹,晚栖豫章普济,其徒迎归兴宁。明桂王永历五年正月,忽作偈别大众,复还普济,六月六日,沐浴更衣,端坐而逝,年六十四。有《讱堂馀稿》。所著诗文语录,散行于世,康熙间,所刻诸稿多佚,邹慕山、明经涛,刊其诗文一卷,曰《讱堂馀稿》。近人罗香林《兴宁二十五家诗选》有传。事又见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三。何南凤诗,以罗香林辑《兴宁二十五家诗选》之《讱堂诗选》为底本。
► 69篇诗文
何南凤的其他作品
- 《 夜过华严堂示戒义从修二禅者 》 —— [ 明 ] 何南凤
- 《 为己歌 》 —— [ 明 ] 何南凤
- 《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一 》 —— [ 明 ] 何南凤
- 《 答李和衷 》 —— [ 明 ] 何南凤
- 《 述怀用石屋山居韵 其二 》 —— [ 明 ] 何南凤
- 《 丁丑元日 》 —— [ 明 ] 何南凤
- 《 丙戌除夕与恽仲升居士 》 —— [ 明 ] 何南凤
- 《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 —— [ 明 ] 何南凤